Sunday, March 16, 2014

幾個在美國常見的支付工具:信用卡、支票、匯票

在台灣時,大部分時候我們都是用現金來做交易。在美國則不是如此,我只有極少的機會才會用現金(最常用的時候大概是投販賣機)。

不用現金的理由大概有:怕假鈔、金額幾毛幾分的拿現金很麻煩、怕被搶(人人都可以擁有槍支,治安沒有像台灣那麼好)。而其他的支付工具也各有其使用的場合以及優點。


  1. 信用卡(或 Debit Card):絕大部分的時候都是用信用卡(或 Debit Card)來買東西。包括超市、大賣場、便利商店、加油站、任何你想得到的商店、大部分的販賣機、學校的流動餐車、醫院等等,都可以使用信用卡。不收信用卡的商店是沒有人想去消費的,因為大家身上也都習慣只帶少少的現金以及信用卡。
  2. 支票:少數不能刷卡的地方,通常也都會接受支票。最常使用支票的場合是繳房租。因為房東通常沒有設置刷卡機。有些房東甚至只收支票不收現金。一來是怕假鈔,二來是支票有一個現金沒有的優點:會有第三方的記錄此次的交易,也就是銀行。當我們開支票給別人,對方拿去兌現,自己的銀行帳戶就會有紀錄寫著被對方兌現了。這樣對方就沒辦法賴說沒收到你的錢。

    曾經在網路上看過慘劇:某個台灣留學生初到美國,用現金繳了數百元的辦手機押金,期限到了要拿回押金,卻被電信公司賴說當時不曾收過他的押金,而他自己也拿不出收據。如果他用的是支票或信用卡,對方就賴不掉了。另外我也遇過到 DMV 繳牌照稅時,窗口寫說信用卡要多收手續費。這時如果給支票或現金就可省下手續費。
  3. 匯票(Money Order):匯票是一種要先向金融機構購買再轉交他人的支付工具,通常在購買時會有手續費。目前曾用過兩次:第一次是在買二手車時原車主要求要收匯票;第二次是訂下下學年度的新租屋處房東要求要用匯票支付押金。第一次我們傻傻地跑到銀行買匯票,手續費 5 元,第二次時房東跟我們說可以到郵局買,手續費 1.25元。在郵票購買時,只能用 Debit Card 買,不可用信用卡。其實用 Debit Card 購買的話就等同於用現金購買。我猜房東不想承擔個人支票跳票的風險所以要求要用匯票付押金。


剛開始來美國還覺得千奇百怪的支付工具似乎很複雜,但習慣了也就好了。在美國,尤其是大額交易 (數百元以上的),儘量不要用現金,因為現金交易可能無憑無據。其實支票也沒有想像中的不安全。建議初來美國生活的人,認識一下這幾種支付工具,對於在美國的生活會有幫助的。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